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0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柯喬治George H.Kerr19111993;中文名為:葛超智)。柯在二戰末期為美國海軍撰寫佔領臺灣島之計劃;戰後則是一直大力鼓吹臺灣「託管論」與「民族自決」,被視為現代臺獨理論的始祖為了確認臺灣獨立的正確性,在《被出賣的臺灣:Formosa Betrayed》一書中提出了一段最具爭議的理論就是──「臺灣民族混合論」:「臺灣人並非中國人,乃是印尼人、馬來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日本人之混合種」。而他也曾經對外宣稱,在民國35年(1946年)4月間,他和手下的情報員摩根(Morgan)在臺灣進行過一次「民意測驗(調查)」,結果顯示:當時臺灣人對國民黨的印象很差。之後他還將這個調查結果拿給──上海的《密勒氏評論報(Millard's Review)》與美國的《紐約時報》來對外宣傳說:「假如臺灣舉行公民投票,臺灣人首先選擇美國,其次選擇日本,沒有人選擇中國」。所以在「二二八事變」中他甚至建議美國政府出兵佔領臺灣,因此被陳儀列為不受歡迎的人物而在民國36年(1947年)317日先被調回南京的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但因為其在臺灣的所有作為並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時任美國駐華代理大使白德華(Butterworth)在當年415日轉給美國國務的備忘錄的附註中就不客氣的指出:「或許他(指柯喬治)的論調較高,但評論與措辭過於武斷與刺耳」、「目前陳儀政府繼續在臺灣執政,似乎也就越來越難有冷靜、公正的評論」!這份報告最後導致柯喬治在5月份被送回美國,不久就被革職而失去公職身分。

但返回美國之後的柯喬治並未改變個人對於臺灣的看法,之後隨著國共內戰的局勢日趨明朗(國府即將被逐出大陸),柯喬治還在美國主張要將臺灣納入美國的軍管之中,之後再由美國人扶植臺灣人──如林獻堂、楊肇家、廖文毅等人成立親美的傀儡政府。

文章標籤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摘錄自《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近代故事(一)》之(1【李仙得~美國擴張主義的馬前卒、是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設計者、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代罪羔羊】的前言導讀(高手2011.08月出版)

………我們都知道-20041月在台灣上映的好萊塢賀歲片「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故事劇情就是以發生在日本明治維新初期──1877年「西南戰爭」做為背景改編而來的。其中由渡邊謙飾演的勝元,角色就是模仿西鄉隆盛;日本青壯輩名導原田真人跨刀飾演的大村,則是影射西鄉的政敵大久保利通。但你可能想不透由湯姆克魯斯飾演的美軍軍官到底影射的人是誰!?我覺得那代表了兩種意義:一是告訴世人-美國人在「明治維新」中所扮演的導師角色;二是投射了-曾經擔任美國駐廈門領事的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的身影。李仙得又名李讓禮;1830826日生於法國的望族,巴黎大學畢業。1854年和美國紐約著名律師的女兒克拉維多利亞莫洛克(Clara Victoria Mulock)結婚後移居美國紐約,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李仙得選擇效忠北方聯邦,由於他替紐約的第51師召了募100多名志願軍而被北軍任命為少校連長,他親自率領這支部隊前往北卡羅萊納州參戰,幾經轉戰他最後編入格蘭特將軍的直屬部隊,並晉升為上校官階,18645月在一場戰役中左眼及鼻樑被子彈貫穿,造成左眼失明,不得不於1864年光榮退伍,並獲准破格晉升為准將。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由於跟他一起並肩作戰的同袍好友格蘭特將軍選上美國第18總統(後來連任第19任美國總統),因此派他於1867年出任美國駐廈門領事兼理淡水、雞籠、安平、打狗領事事務。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篇導讀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大長今(2003915日開播)紅遍亞洲的影響,現在南韓的電視台已經吹起來一陣古裝劇風潮。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盟作戰 中華民國居功厥偉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破壞最鉅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是以中華民國、美國、英國、蘇聯、法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對抗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這場戰爭約有19億人口陷入烽火深淵,總計造成了6,200多萬人死亡,高達當時世界人口數的2%。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李先得.jpg

《廈門晚報》參考~來自《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近代故事第一篇李仙得──美國擴張主義的馬前卒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設計者、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代罪羔羊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軍援顧問團」(USMAAG- U.S.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民國40年(1951年)51日成立,首任團長是陸軍少將蔡斯(William C. Chase18951986),他正好是孫立人將軍維吉尼亞軍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創立於18391111日)的同學,最初全名為:「駐台軍事援助顧問團」。民國49年(1960年)12月,才改名為:「美駐中華民國軍事援助顧問團」。顧問團由-團本部、陸軍顧問組、海軍顧問組、空軍顧問組、聯勤顧問組等五個單位組成,成立之初,連團長在內,美軍顧問團只有12人。直到民國43年(1954年),一江山戰役結束,中美雙方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美軍人數才大幅增加,最多時曾達2,347人。雙方合作期間,美軍總共換了14位團長與16位參謀長。除蔡斯的任期長達4年外,其他人皆為2年。團長最初編階少將,後來則是降至准將及上校。美國與臺灣斷交後,美軍顧問團於民國68年(1979年)31日全部撤離臺灣,最後一位顧問團長--湯普遜上校(Hadley N. Thompton)是在民國68年(1979年)426日離開台灣、28日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USTDC-United States Taiwan Defense Command)司令林德(James P. Linder)離開台灣,總計中、美雙方軍事合作時間長達28年。民國69年(1980年)「美國在台協會(AIT)」成立後,原有顧問團受處理之軍售、技術、訓練等業務,就轉由「美國在台協會(AIT)」駐台北辦事處轄下之技術組掌理。

其實美國最早成立的「駐華軍事顧問團」是在民國35年(1946年)319日於南京成立。當時美國計劃將中國培養成對抗蘇聯的軍事大國,首任團長為魯克斯中將,顧問團人數最多時,曾多達10,000多人。但隨著大陸情勢的逆轉,到了民國38年(1949年)24日,顧問團的最後一批人員由第二任團長巴大維中將(David Barr)率領離華,抵達日本東京。同年1227日,中華民國政府由重慶遷來台北。隔年(民國39年/1950年)3月,蔣中正復行視事,此時大陸西南仍未完全淪陷,為了整頓撤台的國軍部隊與支援西南地區的作戰任務,蔣中正於同年4月初指示籌設「特種技術團」,雇用美國退伍官兵和民間技術人士來台,出任國軍之軍事顧問。這個「特種技術團」之接洽與成立,乃至人員的雇用、辭退及往返台美之交通食宿均交由物資局辦理。技術團團長由與我國相當友好、曾任美國第七艦隊司令的海軍退役上將柯克(Admiral Charles M.Cooke18861970)擔任。625日韓戰爆發,杜魯門隨即於27日下令第七艦隊巡戈台灣海峽,毛澤東原本計畫渡海攻台計畫從此被迫停止,國府因此得到喘息機會。此時美國也開始重新修正杜魯門總統於民國39年(1950年)15日宣佈不在介入台海事務的政策(即停止任何軍援)。在國防部的支持下,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建議立即授予中華民國包含噴射戰鬥機、坦克與大口徑火砲等重型武器在內的軍備,同時派遣軍事顧問到台灣協助防務工作。杜魯門總統在727日批准了這些建議,並從共同防禦互助法的《303條款》(Mutual Defense Assistance ActSection 303)中撥出約14,340,000美元援助台灣。8月初,美國遠東區司令部派出一支軍事調查團(Fox Survey Mission,又稱為「福克斯調查團」)來台,實際勘查防禦台灣的軍備需求,整個調查工作在3週內完成。照理說,美國國防部收到這份調查報告後,應立即擬訂新的軍援計畫,但卻被不明原因給耽擱住。不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還是根據調查報告中所列舉的武器清單,於9月中旬建議運交約97,000,000美元的軍火給台灣,首批軍火在1123日運抵台灣。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李運成將軍與美軍顧問團.jpg

【曾任第52軍第25師師長李運程將軍,此照片是李將軍擔任澎防部司令時與美軍顧問團一起視察澎湖時合影】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s1.jpg

1922年(大正11年)時,大正天皇的四位皇子合影,左起:裕仁(後來的昭和天皇)崇仁親王(三笠宮)、宣仁親王(高松宮)、雍仁親王(秩父宮)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肯豪森將軍.jpg

【法肯豪森將軍,18781966。民國26年(1937年)底日軍在佔領南京之後,急於打通南北兩大戰場。於是在津浦線(今京滬鐵路)南北兩端發動戰爭,希望能強迫國軍在無險可守的徐州進行大規模決戰以殲滅當時已內遷之國府所剩餘的戰力。民國27年(1938年)4月,在山東南部台兒莊,國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將軍率部擊潰了日本精銳部隊,並成功殲敵了日軍10,000餘人,這就是著名的「台兒莊大捷」,而這也是抗戰初期,國軍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大陸學者──馬振犢與戚如高教授在兩人合著的:《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三民書局/1998.2》中有這樣的記載:「……當時法肯豪森將軍就在前線指揮部協助了我軍作戰指揮工作,他主張採取誘敵深入的方法加以聚殲,他將此戰役與德軍統帥興登堡在1914年秘密包圍俄國軍隊的塔恩堡戰役相提並論,宣稱:『這是我們給敵軍致命一擊的最後戰機』」。但法肯豪森將軍在戰後也為中國軍隊未能按他的計劃乘勝追擊而懊惱。不過臺灣著名德國軍事史專家──傅寶真教授,在他所寫的《德籍軍事顧問與抗戰前的中德合作及對軍事的貢獻》中雖確定了法肯豪森將軍曾經參與「台兒莊戰役」,但卻未對他在戰役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任何描述。不過他也為國軍未能在戰役中乘勝追擊提出了解釋,原因就是國軍缺乏足夠的攻擊性武器,貿然追擊反而會使前功盡棄。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後根據台灣總府的兵籍簿資料顯示,太平洋戰爭期間死亡的台籍原日本兵為30,304人,分別是:海軍特別志願兵及徵招常備兵:631人、陸軍特別志願兵及徵招常備兵:1,515人、海軍徵招軍屬:11,304人、陸軍徵招軍屬:16,854人,但這並不包含--護士、少年兵、從軍慰安婦等犧牲的人數。但日本在「靖國神社」內卻只祭祀了27,857名(柱)為日本犧牲的台灣英靈(包括「高砂義勇隊」),先不管他們被迎祀於「靖國神社」是否合宜,單單這個數字就與上述所列的傷亡數字有相當差距。曾任國史館文獻館第一任館長的劉峰松(前文建會主委翁金珠的夫婿)就不客氣的指出,日本人把這些台灣人都:「……失蹤消失在歷史舞台當中」。最糟的是戰後被起訴BC級台灣籍戰犯共173人,其中據說有26人被盟軍以「戰犯」被判死刑,但至今經確認者為21人。

由於日本政府一直未對當時服役的台灣兵賠償,因此從1977年開始,有5個台灣民間團體合力開始跨海對日本政府要求給予包括當年的軍事郵政儲金(共有帳戶59,577個)、簡易人壽保險金以及海外日本兵軍餉(未付之薪水共47,169件)等的補償金。經過長期的請願,1987年,日本國會才立法通過,但卻轉由紅十字會支給臺灣人原日本兵死亡及重傷者遺族弔慰金(我們稱為:奠儀),每人200萬日幣,不過這筆錢一直拖到1995年才開始發放。(當時120日元可兌換1美元;美元與新台幣的平均匯率為27.37元;200萬日幣約等於4346萬台幣),這數目只有日籍日本兵慰問金的十幾分之一,以1974年在印尼莫羅泰島(Morotai,是印度尼西亞東部的島嶼)發現的舊台籍原住民日本兵──李光輝(日本名中村輝夫,19191979)為例,日本政府僅發給68,000日圓補償金(其中38,000日圓為未發薪餉、30,000日圓為歸還津貼),但幾乎同一時間在關島和盧班克島發現的二戰日本老兵──橫井庄一與小野田寬,日本政府卻分別補償了兩人1,000萬和2,000萬日圓。另外日本早在1952年,就立法通過了《戰傷病者戰歿者遺族等援護法》,隔年又通過了《恩給法的部分修正法》,之後日本政府每年就依據這個法律撥款照顧那些雙手沾滿血腥的日本二戰老兵,這是世界絕無僅有的惡例,因為同樣是發動侵略戰爭的德、義兩國,政府不但沒有發放過一毛錢給那些曾參與過二戰的老兵,還不斷為其所犯的戰爭罪刑反省道歉,這些對台灣人是極度不公平的。不過雖然只發了200萬日幣的弔慰金,這還算是給的多的,因為到2000年後,才得到補償的台籍日本兵卻只能拿到區區兩三萬元台幣的微薄補償金。時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纂李展平就指出,許多台籍老兵認為這個金額是一種嚴重的侮辱,氣得拒絕領取,聲稱「要讓日本政府永遠欠我們!」。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7(民國36年)蔣介石下野之前到1949(民國38年)6--國民黨將儲存在上海中央銀行作為金圓券準備金的大部分黃金--2,949,970.279「純金市兩」、白銀--約13,000萬兩、約7,000萬美金的外匯......分成5次轉移到了臺灣(以上數字是來自中央銀行);不過以上述數字在不同文獻上的記載略有出入……

根據吳興鏞先生所著之《黃金檔案:國府黃金運台1949年(時英出版社;2007.10.01)》一書的考據顯示:國府當年從上海運到臺灣的黃金應該是400萬兩,另有約各相等於200萬兩金子的純銀及美金,所以總值應相當於800萬兩的黃金,約等於當時的5億美金。而吳興鏞先生的資料來源則是來自其父親吳嵩慶,吳嵩慶先生在1947(民國36年)底出任聯勤總部預算財務中將署長,在國共內戰打的最激烈時,國軍的軍費支出佔當時全國總預算的80%以上,吳嵩慶先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總統直屬機構「親日反民族者財產調查委員會(ICJCP-The Investigative Commission on Pro-Japanese Collaborators' Property친일반민족행위자재산조사위원회)」,是在2006818日於南韓首都首爾市鐘路區瑞麟洞的遠東大廈辦公室內正式宣告成立。委員會負責人、韓國資深律師張完翼表示,這個委員會將在4年時間內,清算在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期間親日賣國的民族叛徒,將他們本人及家族成員因為親日行為獲得的財產全部沒收充公。調查委員會指出,韓國政府清算這些「韓奸」的財產,其目的是要樹立民族精神,體現歷史和社會正義,最終使被歷史掩蓋了的韓國獨立精神重放光輝」29日,這個委員會就立即公布了韓奸3,090人名單,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韓國前強人總統朴正熙,另外還有日本統治朝鮮時期的著名小說家李光洙(18921950,為朝鮮近代小說家和詩人。日本名為香山光)、原梨花女子大學總長金活蘭(18991970日本名為天城活蘭等。

根據韓國國會在200512月通過的《親日反民族者財產歸屬國家特別法》,「親日反民族者財產調查委員會」的有效運作期限是4年,調查人員必須在4年時間內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親日反民族者財產調查委員會」是由南韓法務部、警察廳、監查院等韓國11個政府部門的公務員以及大學教授律師等專家總共104人組成。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紀錄在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傍晚,日本駐屯軍清水節郎中隊長率其所轄之第八中隊(連),在宛平城外永定河畔的荒地進行野外實彈演習。演習一直到深夜的1040分左右,突然在遠處傳出兩聲槍響,日軍立即停止演習並集合部隊點名,發現失蹤了一名新兵──志村菊次郎。日軍認為志村可能遭到駐守於宛平縣之第二十九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第3營的毒手,因此要求進入宛平尋找失蹤的士兵。但遭到營長金振中的拒絕,雙方隨即爆發小規模的衝突。但此時失蹤的日軍──志村突然出現。事後日方也承認志村是因為缺乏經驗而走丟。但卻因此揭開了日軍全面侵華的序幕。當年曾參與槍擊事件的日本駐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在事後的調查報告中表示,至今(指槍擊後沒多久)仍然不清楚是誰開槍的。許多日本歷史學者也說,此事仍然是個謎。但大陸異議作家曹維祿在他所寫的《誰渴望日本侵略中國?》的文章中卻指出這是中共派人做的,而佐爾格、尾崎秀實這個間諜網也牽涉其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前挑起與擴大中日之間的戰火,除了可以削減國府的力量外,最重要的是可以藉此保護蘇聯共產祖國。

對此曹維祿在文中還特別舉在抗戰期間曾經擔任日本關東軍參謀的田中隆吉,在東京大審時的陳述證明:「擔任過日本關東軍參謀的田中隆吉,曾準備在東京國際法庭上作證說,蘆溝橋的第一槍是共產黨放的,事變是共產黨在蘆溝橋兩邊放槍挑起的,而且是共產黨和前日本駐天津特務機關長茂川秀和勾結和操縱的。但是,東京國際法庭開庭時,他卻在巨大的壓力下,不敢當庭作證。相信有一天,這個天大的秘密終會得已公開……」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元968年,丁部領(Đinh B Lĩnh本名為丁環,丁部領為越南第2個封建王朝-丁朝的締造者)趁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之機,脫離唐帝國的統治,西元968建立丁朝,取名「大瞿越」,大瞿越國定都華閭(今越南寧平省寧平市)。這也是中越關係的開端。

兩國首次勘界則是在1083年(宋代元豐6元),並在次年定界,1885年和1897年清朝政府和當時統治越南的法國殖民政府會勘立碑,明確定界:中越陸地邊界東起廣西的北侖河口,西至雲南省的李仙江以西,邊界線全長1,347公里,雙方在邊界上樹立了300多塊界碑。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越南為日本強行佔領,同時德國打敗法國後,也扶植了親德的維琪政府,因此大戰結束後,盟軍決定:由於法國維琪政府為德國佔領下的傀儡政府,所以決定戰後原屬法國的殖民地-越南分別由中華民國與英國負責接收與解除當地日本軍的武裝。其中越南北部-即北緯16以北,由中華民國政府派軍負責接收;北緯16以南則由英印負責接收,但由於二戰時英國曾收容許多法國反抗軍,因此日本投降之後前來接收的英國部隊當中,就挾帶了許多法軍準備強行恢復原來的殖民權。就因為如此,國軍還曾與前來「非法」接收的法軍發生過幾次武裝衝突,國軍還因此擊沉了1法國軍艦、另外還重傷了2艘,最後迫使法國遠東艦隊司令阿巴努(Auboyneau)中將親自登岸像國軍表示歉意,並承諾軍艦駛出10海浬以外。19464月,中華民國政府依據「中法協定」所協商的內容,同意撤出中南半島,以換取法國放棄在中國的所有租界,法國則是承認越南的獨立地位。最後這批負責到越南受降的國軍於19465月初全部撤離越南,立即由美軍派軍艦載運轉往東北參加國共內戰。之後越法雙方展開談判,在中國與盟國的軍事壓力下,越法兩國於1946914日,簽署了臨時協定。但不久當各方力量先後撤離越南後,194612月,法國便撕毀所有與越方簽署的協議與條約,開始對越南發動的全面軍事攻擊,越南由此開始了長達9年的艱苦抗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101日建政之後,於19507月正式派出軍事顧問團,協助北越軍對抗法軍。1954年法國宣佈正式退出越南,越南也因此正式分裂成南北兩方,北方為胡志明領導的共產政權,南方則是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立民主的越南共和國,南北雙方的越戰也在美國與中共的支持下正式開打。1975430日,北越軍占領西貢,南越滅亡。但由越共統一越南之後,卻於1979217日與中共在邊界打了一仗,兩國關係陷入緊張對立。一直到1991年中共與越南的關係才正常化,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於19941119日,率團訪問越南,兩國關係因此解凍。到20068月底,越共總書記農德孟訪問中國之後,媒體傳出消息說,曾有154名中國軍人陣亡的法卡山歸屬已定,即由中國及越南平分,兩國均不在此駐守軍隊。但即使如此,兩國有關南海諸島的領土糾紛由於存在複雜的──石油天然氣的開採、魚業資源、戰略基地等因素,恐怕還是不容易找到一個兩國都同意的共識。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19378)就讓中國政府才訓練出來十多萬精銳的德式師幾乎消耗殆盡。也造成這些德式師(368788、中央教導團……)後來撤退到南京擔任保衛戰時,根本經不起一擊,因為這些部隊撤退至南京時-部隊中新兵已經佔了80%至90%,而且當時中國的兵役制度尚未完整建立,因此阿兵哥大多是被拉夫而來(整編地方團練與強拉不識字的農夫或無業青年),所以每個部隊的缺員相當多,訓練嚴重不足。一個編制員額應該有一萬多人的師,平均只有約89,000人(實編員額最少的師只有23,000多人),整體戰力大不如日軍。』

中日兩國之間動員兵力10萬以上的大型會戰:22次。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牡丹社事件」的影響,清廷體認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因此不但於18745月下旬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以巡閱為名來台,主持台灣海防及對各國的外交事務。同時也先調派淮軍最精銳的武毅銘軍(劉銘傳部)13及總兵張其光、吳光亮等洋槍隊及粵勇總共8,000多人赴台,分批進住鳳山附近,就近監視屏東日軍的行動。另外也加派水師兵艦6艘長期停泊於澎湖,到1886年則乾脆於台灣建省。沈葆楨來台之後立即在瑯橋設縣築城,而這就是現在的恆春古城。另外沈葆楨也奏請朝廷「開山撫番」,獲准之後他分別派遣官兵修築北、中、南三條通往台灣東部和內山的道路,藉以打通台灣東西兩地,鼓勵漢人入山拓墾,並解除限制漢人渡臺、禁止漢人入原住民活動區及禁止漢人娶原住民為妻等不合時宜的禁令。同時也藉由道路的開闢,派軍進入山區撫蕃,並藉助教化導入農耕與人文教育,改變原住民的部分生活習慣,積極推動「化番為民」政策。其中「北路」是由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於清朝同治13年(1874年)年時奉令率兵,開闢蘇澳至花蓮奇萊之間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著名的「蘇花古道」,但由於原住民的反抗,因此才完工約1年就被荒廢,直到日本人佔據台灣之後,為討伐花蓮一帶的高砂族因此在蘇花古道沿線開鑿新的理番道路,最後才將其拓寬為可供車輛行駛,於1932年(昭和7年)完工,命名為「臨海道路」,也就是今日蘇花公路的前身。另中路為現今之國定古蹟的八通關古道──由南投縣竹山鎮(原彰化林圯埔)越過中央山脈到花蓮縣玉里鎮(舊稱「璞石閣」),也是今天的新中橫公路的基礎,全長約150公里,是由總兵吳光亮帶著千餘名粵籍官兵所組成的飛虎軍所開鑿完成的,只可惜才開通沒多久便被廢棄不用。至於南路是由高雄鳳山通往卑南,但現在也已荒廢。後由日本人在1935年(昭和10年)重新構築--屏東楓港到台東大武的「南迴公路取代。沈葆楨在台灣的這些積極開發作為,為此後台灣的建設奠下基礎……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應該都知道,國軍舊有的閱兵正步起源於舊普魯士(抗戰前由德國顧問引進)之閱兵鵝步式之後隨著時間有不同的形制與改變,可惜國內並無完整記錄有名的是在民國60幾年拍攝有關黃埔軍校在台復校第一期(第二十四期)之《黃埔軍魂》,其中閱兵儀式卻錯用了民國50幾年後的正步形制,可惜。其實所謂的文創,並不一定都要全新的東西,考究古文物也應該被列為文創之一,但國內對於這些議題並不重視,因此在許多戲劇作品,經常出現服裝與儀式錯誤的問題,可惜、可悲、又可惡!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anz,我告訴你,這次馬習會應該是最後一次兩岸勉強平起平坐的公開會面,從此以後,不需要大陸特別施壓,台灣一定會慢慢被邊緣化,直到沒有任何談判籌碼為止。」WZ是我多年好友,一個商業嗅覺特別敏銳的德裔瑞士人,七十年代主攻台灣與香港,九十年代又轉戰上海與深圳,雖然不是什麼外交事務專家,但一直深信一國一地之經濟消長,與其政治作為有著絕對的正相關,所以幾十年來都是琢磨著政策風向做生意,不只中文嫻熟,對於台海情勢的積極博學,早已遠遠超過對自己故鄉瑞士的了解程度。

「你不相信?我拿我老家那套明青花瓷跟你打賭。」他看我表情僵硬,又不接腔,以為我不認同:「不管下一任總統是誰,在他任期結束前,台灣都基本沒戲唱了。」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稅警總團」的全名是:「財政部緝私處稅務警察總團」。根據初創時期擔任第三團團長張遠南將軍(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期工兵科畢業)之子──張子勤於《中外雜誌/第七十九卷第五期/20065月號》中所寫的專文【崢嶸歲月話稅警】中的介紹,「稅警總團」成立的緣由是因為民國初期中國鹽匪猖獗,導致每年鹽稅損失慘重,由於當時鹽稅大部分必須作為償還庚子賠償之用,因此時任財政部長的宋子文與當時美國財政部長史汀生商量,建議美國將部分賠款留給中國,之後成立一支專為查緝私梟與看守鹽場的稅警武力,如此可以保證稅款的徵收順利,自然會加速中國還款的速度。

後經史汀生同意後,由美國出資,成立了稅警團。而稅警團的一切人事、建制、指揮、薪餉皆不屬軍委會,而隸屬於財政部,由宋子文總其成。稅警總團1930年在上海成立,下轄三個團,初期兵力約13,000人。由中國第一個西點軍校畢業生(1909年畢業)溫應星將軍(Ying-Hsing Wen18871968,溫哈熊將軍之父)擔任總團長溫將軍在1951年以中將官階退伍後赴美定居,1968年過世後葬於西點軍校校園內。西點軍校為紀念溫將軍,特設「溫應星將軍紀念獎」(Lt. General Ying Hsing Wen Award),頒發給成績優異的外語系畢業生。首屆獎項由24歲應屆中文系畢業生Miriam Bottrell2010年獲得;副團長王賡將軍(18951942,其前妻陸小曼有民國四大美女之稱號),1918年畢業於西點軍校,畢業時為全班第二名(全級137名學生);第一團團長為──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的趙君邁將軍,日後孫立人就是由趙將軍之推薦才得以進入稅警總團;第二團團長為──畢業於保定軍校的古鼎華將軍;第三團團長─畢業於日本陸軍士校的─張遠南將軍。總顧問為曾經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擔任德軍山地師師長的史坦里少將(有些翻譯寫為:史坦因),另有德國與美國籍顧問各四人(也有記錄指出──這八名顧問均為德國人)。史坦里專精小部隊戰術,亦即以伍長(士官長)為主的1520人的小部隊(小組),配有自動步槍、輕重機槍、60公釐迫擊砲、短距離的無線通訊設備(無線通訊設備是在一戰末期才逐漸發展成功)等,一但佔據有利地形後,各小組就可以獨立作戰,還可以相互火力支援,即使面對連、營等大部隊之敵,仍足以應付。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抗戰勝之初,英國總共援助與租借了11艘船艦給我國,其中有8艘是小型港巡艇,另外3艘則是屬於噸位較大的驅逐艦,除了前述的「重慶號」與「靈甫號」之外,最早返抵國門的是「伏波號」砲艦。「伏波號」原為英國海軍「花級(Flower)」驅潛砲艦──HMS Petunia 號,「伏波號」滿載排水量可達1,350噸,最高速率16節,編制乘員100人,配備14吋砲、140mm機砲、620mm防空機砲。「伏波號」是在1946年(民國35年)12月正式駛抵南京。但負責在英國接艦的艦長柳鶴圖(畢業於馬尾海校23年班),卻在返國不久就被撤換,同時船上23的官兵也一起被撤換。新艦長為畢業於電雷一期的原任副長姜瑜,姜瑜曾在德國學習過魚雷快艇,在抗戰後期也曾選派至英國接受過嚴格的海軍實務訓練(實際參戰與學習造艦技術),期間也一同與英軍參與了諾曼地戰役」,是個經驗豐富的海軍新秀只是出身於非馬尾系的電雷學校,仍被閩系批評──經歷與歷練不足為此有閩系的海軍耆老向執意換人的總司令桂永清建言指出:「船長經驗不夠,再加上幾乎整船都是新手,是很容易出事的」但不被桂永清接受。不幸的1947年(民國36年)319日的深夜,因「二二八事變」而奉命來台「伏波號」於廈門外海夜航時因為值班人員的疏忽,被招商局的一艘貨輪「海閩輪」給攔腰撞沉。由於是深夜被撞,因此搶救極為不易,全艦只有輪機長焦德孝上尉(畢業於青島海校/海軍官校28年班)一人獲救外,其餘129名官兵其中還包含了海軍士官學校派艦見習的18名學生都全部葬身海底。由於發生事故的原因太過離奇,不但國內的輿論譁然,負責交艦與訓練船員的英國也極為重視,他們立即透過各種管道向中國政府及海軍當局進行交涉,要求弄清楚失事原因。正當國內為了此事亂成一團的時候,當時擔任海軍上海第一基地司令的方瑩將軍(畢業於吳淞商船學校民國4年班)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還放了一砲的說:「失事的原因與臨時換將、不熟習操作有關係,或者說,造成「伏波號」慘案的間接原因就是──長期存在於海軍內的派系鬥爭。不久,被歸類為閩系的方瑩就申請退役返回老家福州隱居。中共建政之後,方瑩被任命為華東海軍研究委員會委員。之後歷任──中國人民海軍第六艦隊副司令員、華東海軍幹部輪訓班副主任、華東海軍司令部航海業務長、海軍聯合學校專科主任、中國海軍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政協委員等職。1963年退休,1965226日病逝。方將軍生前著有──《海軍史話》、《海軍詞典》、《海軍發展概況》等書。柳鶴圖後仍追隨國府撤來台灣,曾擔任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少將)、行政院新聞局顧問兼駐泰大使館新聞參事、外交部情報司司長、非洲司司長、台船(中船)公司副總經理等職。而「伏波號」的意外沉沒事件,似乎也為未來的海軍白色恐怖事件埋下伏筆。

伏波艦.jpg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