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德川家康在1603年於江戶(今東京)建立幕府(註5開始,直到1868年(慶應四年)53日末任將軍德川慶喜--江戶無血開城,還政予明治天皇為止,這傳承了264年的德川王朝總共發生了21次饑饉,30次兇作米荒(指糧食減產),其中包含6大饑荒,依序是:

寬永饑荒--1642年~1643年;

元祿饑荒--1691年~1695年;

享保饑荒--17321933年;

寶曆饑荒--1753年~1757年;

天明饑荒--1782年~1787年;

天保饑荒--1833年~1839年。

根據日本的歷史資料--子午改(德川時期的人口調查資料,即每六年【子年和午年】各進行一次)來推算德川幕府時代的人口總數,1721年全日本約3,128萬人,到1864年約3,242萬人,人口增長不多,這就說明了前述六大饑荒,讓日本總人口數在100多年的時間裡幾乎沒有多少變動。

而其中兩次最嚴重的饑荒--「天明饑荒」與「天保饑荒」都發生在幕末時期,很多史家都認為這也是造成德川幕府滅亡的原因之一,因為這兩次饑荒共長達12年之久,影響最嚴重的區域,大多都是德川幕府政權最主要諸侯所在的東日本(關東地區,位於太平洋方面)。但幕末推動「尊王攘夷」的西日本(關西地區,位於日本海方面)的長州與四國的土佐、九州的薩摩等地,因災情較輕,所以人口仍持續增加。再加上1863年時幕府的年度總收支虧空額折合黃金為138,936兩,年度經常收支虧空額折合黃金為212,699兩(明治新政府的1日元等於舊幕府幣的1兩)又碰上當年幕府為預防各籓的經濟問題繼續惡化,因此打破祖制,廢除參覲交代制度,允許各大名的家眷回到領地去,進一步減少了江戶的人口,讓經濟蕭條問題雪上加霜。東西日本的力量從此完全反轉。

不過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因缺糧而導致的饑荒狀態並未改善,在1890年、1897年、1918年各發生三次因缺糧所產生的「米騷動」,其中又以1918年從富山縣(位於本州中西部)一個漁村開始的「米騷動米暴動」最為嚴重。當時日本國內已爆發通貨膨脹,造成米價居高不下。同年8月政府決定出兵西伯利亞、幫助舊帝俄解決共產革命的問題,因此下令大量徵集軍糧,米商就趁機哄抬米價,使得一般大眾生活愈來愈困難。83日,富山縣下新川郡魚津町(今魚津市)有近300名家庭主婦上街舉行示威,要求降低米價並衝進米店搶米,正式掀開搶米暴動。後經媒體報導,全國各地群起響應。至814日搶米風潮已波及名古屋、京都、大阪等中大城市。群眾除了襲擊米商外,還與前來鎮壓的警察爆發嚴重肢體衝突,817日暴動向全國各地蔓延,山口縣煤礦等採礦工人則以武裝罷工來加以回應。統計至9月中旬為止,暴動已席捲了日本34的國土--38個城市、153個町鎮、177個村,出現了超過623起騷亂,參加人數高達2001,000萬人。由於警察無力鎮壓,政府最後出動57,000餘人的武裝軍隊鎮壓。到917日才將搶米暴動暫時平息,在暴動當時被打死的不算,全國總計有2萬多人被捕,7,708人被起訴,輕則罰款,重則判處死刑。暴動最後也導致軍人出身的寺內正毅(Terauchi Masatake18521919)內閣於921日總辭,之後由原敬(Takashi Hara18561921)組成日本第一任政黨內閣寺內本人在翌年113日病歿,時年67歲。

雖然暫時解決了搶米的暴亂,但長久之計還是必須從米糧的供應面著手。其實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每年都會從國外──主要是東南亞地區,進口至少34,000萬日圓(當年的匯價)的稻米,後隨人口不斷增加而攀高為了節省這筆寶貴的外匯,以轉用於其他工業建設,因此就把增產稻米的腦筋動到日本兩個海外殖民地──臺灣與朝鮮的頭上所以日本人修築──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產稻米,其次則是增加蔗糖之產量,除了落實「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策略外,也避免因日本本土產稻的嚴重不足,再次產生嚴重的「米騷動」而危及天皇政權,並不是為了臺灣百姓謀福利。

根據總督府留下的資料:從19001944年左右:臺灣地區種植水稻地面積由325,653公頃,增加到600,688公頃;水稻產業則由每公頃943公斤(全臺總產量為307,147公噸),增加到1,778公斤,這些增產的稻米基本上都輸往日本內地去了。可恨的是,辛苦種稻的臺灣農民,絕大多數都只有照顧水稻、收割水稻的份,但卻可能連一口白米飯都吃不到、吃不起。不過最妙的是,自從1926臺灣出產的低價蓬萊米大量輸入日本之後,日本的米價才算真正的被壓抑下來,但反而卻使得靠種植稻米為生的日本農村更加貧困,最後這些從農村釋出的貧農大多都從軍成為日本對外侵略的最佳幫手。

摘錄自《你不知道的日本故事》6)有關「明治維新」的14個另類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賈/賈忠偉 的頭像
    老賈/賈忠偉

    jgchia的部落格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