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今國軍雖然早已不穿德式軍服、不使用德製槍械,但德式訓練對國軍仍有很深的影響,讓人記憶最深刻應該就是國軍以前在閱兵操典中的「踢正步」了。因為「踢正步」就是從19世紀德軍前身的普魯士陸軍操典之「鵝步式」改良而來,所以「正步」的英文名稱就叫「Goose Steps」,即鵝步之意;它代表的是士兵邁出的步伐就像一隻抬頭挺胸的鵝在走路那樣威風八面。其實就閱兵的外在表現來看,手持輕兵器之地面武裝部隊依照一定的節奏整齊邁大步向前行進(分列式),腳在落地時也同時發出的巨大聲響,整齊劃一的動作,不但可以表現軍隊訓練的嚴格以及軍紀之嚴肅,也可以向來賓或是敵方展現軍威。而這些與實際戰鬥技巧無關的訓練,不管是踢正步、軍禮儀容訓練或是將棉被褶成豆腐乾狀其實都是軍隊訓練的一種形式,目的都是磨練一個人的耐性,希望透過這個過程將老百姓培養成一個服從嚴謹軍紀、負責盡職的軍人。

當然國軍與德軍兩者的正步還是有相當的差異,像德軍是左手托槍;國軍是右手托槍。部隊前進時德軍是右手彎曲左右上下擺動;國軍是左手伸直上下前後擺動。但由於踢正步時,腳掌在前進時會強力撞擊地面,因此就有人質疑會影響腦部建康。另外由於「踢正步」來自二戰時的德國,很容易讓人有軍國主義的聯想。在種種因素的考量下,民國92年(2003年)國軍只得以「健康因素」而廢除了閱兵典禮中的「踢正步」不過諷刺的是長庚醫院在民國95年(2006年)發表的最新研究卻顯示,經常練習「踢正步」可以強化膝蓋周圍的股內側肌肉,進而改善及預防膝蓋疼痛、髕骨(即膝蓋骨)不正症候群,也就是說踢正步不但不會影響健康,還可以強化股內側肌肉,讓髕骨回復至正常位置,「踢正步」雖然恢復了「名譽」,但卻沒辦法從歷史當中復活。

 

正步

摘錄自《衛國戰士的搖籃~三軍官校的草創與沿革》之1黃埔英雄,赴湯蹈火——陸軍官校簡史

 

  衛國戰士1

 

arrow
arrow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