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光銳  

【黃光銳將軍。值得一提的是,當空軍於民國22年(1933年)正式成立之後,蔣中正為避免官階浮濫,因此嚴令凡自陸軍轉入空軍人員,均降兩階任用。因此在民國25年(1936年)間,一般空軍軍官最高的官階只到上校而已。當時全中華民國空軍只有4位將官,排名第一的是後來兼任航空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中將、之後依序為祕書長宋美齡少將(榮譽職)、主任周至柔少將(實際佩掛上校階),而黃光銳將軍則是我國第一位空軍少將。這個紀錄一直保持到──民國29年(1940年)525日,黃秉衡、毛邦初、陳慶雲、沈德燮升任空軍少將後才被打破。抗戰勝利後的民國35年(1946年)110日,黃將軍仍舊保持紀錄──成為我國晉陞空軍中將的第一人,同年96日黃將軍申請退役。退役後即轉赴香港經營銀行事業,後移居美國,民國75年(1986年)於美國病逝。黃光銳將軍早於民國28年(1939年)77日就在我國航空業先驅──王助(18931965/後記說明6)的建議與協助下於四川成都成立了「航空研究所」,專門從事航空器的製造與研發工作,由黃將軍親兼所長一職,副所長則由擁有麻省理工學院(MIT)航空碩士學位、曾在波音公司任職的王助(18931965)擔任。研究所下設器材組、飛機組和氣動力組,王助兼任飛機組組長。由於所長黃光銳是空軍副總司令,公務相當繁忙,因此王助是研究所的實際負責人「航空研究所」的唯一任務就是:提升飛行器械的自製能力,希望能盡速提升我國的航空工藝,以其能早日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擺脫對於外國的依賴。民國30年(1941年)8月,「航空研究所」擴編為「航空研究院」,黃光銳仍兼院長,王助任副院長。民國38年(1949年)「航空研究院」隨國府遷至台灣台中。現中山科學研究院(National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中科院)所轄的「航空研究所(現址位於台中西屯)」即由「航空研究院」擴編而成,「航空研究所」在中科院原為第二研究所,第一研究所為「核能研究所」。「張憲義叛逃事件」發生後,在美方的壓力下,民國77年(1988年)101日「核能研究所」奉行政院核定歸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管轄後,「航空研究所」即改編為中科院之第一研究所,目前已更名為:「航空系統研究所」】

 

摘自拙著

<衛國戰士的搖籃~三軍官校的草創與沿革>

 衛國戰士1

arrow
arrow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