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篇導讀

【我記得在20088《海角七號》上映時,引發我興趣的不是電影中的浪漫愛情故事,而是網路上有關《海角七號》的各種省思………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網路上出現一些有關身為明治維新三傑之首的西鄉隆盛年輕時──曾經奉薩摩籓(今鹿兒島)籓主之令,偷渡到台灣收集情報,並因此與一名原住民女子產生感情而生下私生子的鄉野傳說,有人言之鑿鑿的說──那就是《海角七號》電影的故事原型!!隨著電影票房屢創佳績,有關西鄉隆盛到台灣故事的傳說是愈掰愈多,連報章雜誌都開始刊登相關訊息。當時我並不清楚這段歷史,於是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找資料,結果證明沒有這回事,而整個事情的原委可以參見拙著《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近代故事(一)》2篇【「海角七號」在恆春!「海角八號」在蘇澳?仔細研究西鄉隆盛台灣之愛的傳說!】

同樣的~在《賽德克‧巴萊》熱映之後,我也想隨便談談有關日本佔據台灣時期原住民的一些有關的從軍話題

【《賽德克‧巴萊》電影劇照】

第一、在日本統治台灣之前與初期原住民的社會中,大多只有社(部落)的觀念,並沒有的概念(指的是有──相同「語言」或「血緣」、「文化」、「風俗」的一群人)--同族間的各社可能會因為各種利益衝突而發生戰爭,反倒是異族的相鄰蕃社卻可能因結盟而成為盟友,最簡單的實例就是《賽德克‧巴萊》片中與日本人一起攻擊莫那魯道的「道澤群屯巴拉社」也同屬於「賽德克族(註1」!

原住民(Indigenous TaiwaneseTaiwanese aborigine)出現「同族」的概念,反倒是因為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也就是說是因為日本學者對台灣原住民進行了所謂的族群分類研究之後,再加上日本「理蕃政策」下的大規模武力征討,原住民同族的概念才因此被強化!同樣的所謂台灣人的概念,也是在日本統治下才形成的,不然大多數時間,台灣各族群──不管是閩客或是漳泉(福建閩南漳泉二地)之間就經常因──地域、籍貫(大陸之祖籍)、利益(搶水搶地科舉名額......產生不少激烈的械鬥。

第二、清朝時期,除了平埔族外,原住民被稱為「生蕃」或「蕃人」,這也是傳統中國對於異族不禮貌稱呼的延續。而在1923年當裕仁天皇還是皇太子時,當年4月到台灣訪問,他覺得稱呼「生蕃」或「蕃人」會給人──凶猛野蠻的感覺,這對正積極推行教化的日本政府來說,其對外的觀感並不好,因此他提出以「高砂族」這個稱呼來取代「生蕃」或「蕃人」。有關於「高砂」這個稱呼的由來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國立政治大學日文系傅琪貽教授(原名:藤井志津枝)認為:「高砂」名稱可與古日本傳說蓬萊仙島的「高砂」神話相同,又與十六世紀歷史上的豐臣秀吉( Toyotomi Hideyoshi15371598)接受來自「Takasan」國人的朝貢相結合,甚至創造了與日本同祖先等論調,是日本人為合法統治台灣而精心設計的命名;

◆臺北帝國大學(Taihoku Teikoku Daigaku,創立於1928年,今「國立台灣大學」第一任校長幣原坦(Shidehara Taira18701953)則認為:高砂之名源自打鼓(打狗社タアカオTaakao)社,打鼓族居住在台灣西南岸一帶,擁有相當大的勢力,故高砂原指台灣西南岸一帶,後來轉變為台灣全島的名稱。而這個資料應該是來自日據時期專注於台灣原住民研究的日本人類學者──伊能嘉矩(Ino Kanori18671925)的考證,伊能嘉矩認為今日高雄與屏東沿海早期主要居住者為馬卡道族(Makatto,其聚落為鳳山八社),在馬卡道族的語言中,用以防禦海盜的刺竹林稱為「takau」──而後來移入的大陸漢人便依其族語的音譯將此地稱為:「打狗」,在《鳳山縣志》中也清楚記載當地馬卡道部落為「打狗社」,官方文書有時將其雅化為「打鼓」

日本室町時代(13361573)時,就有日本的商人或海盜來台灣活動,當時它們稱台灣為──高沙、塔伽沙古、高山國;

2013年(民國102年)81日接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第八任主委的林江義(阿美族)則認為日本人初到台灣時見到台灣風景秀麗與日本播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的播磨國/Harima no kuni,今姬路、神戶一帶海濱之地高砂極為相似便稱台灣為「高砂」並將台灣原住民稱之為「高砂族」

但直到1930年「霧社事件(《賽德克‧巴萊》的電影主題)」發生後的第5年,日本在台灣慶祝始政40周年慶時(1935年),「高砂族(たかさごぞくTakasagun)」這個名稱才正式刊登於日本總督府的公文書中。只是這個看起來比較文明的稱呼,到了1945年(民國34年)8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又被國府認為有辱原住民族,而被禁用,於1948年(民國37年)519日後改以「山地同胞」(註2稱之。後經過多年正名運動的爭取,到民國83年(1994年)81日,國民大會修憲將憲法增修條文之「山地同胞(山胞)」修正為「原住民」,到民國86年(1997年)721日,國民大會再修該憲法將「原住民」修正為「原住民族」。

第三、有關二戰末期──19423月第一批「高砂義勇隊(たかさごぎゆうたい)」(原名:「高砂挺身報國隊」)派遣至菲律賓西南部的巴丹半島(Bataan Peninsula與北部的「巴丹島(Batan)」不同)開始,原住民就成為日軍在東南亞熱帶叢林中打敗美軍最重要的秘密武器,甚至在戰爭末期時,日軍下達全軍覆沒的「玉碎(gyokusai)」命令時,「高砂義勇隊」員還被編為「特攻斬入隊」,成為替皇軍掩護的第一線人肉盾牌。而原住民作戰時的勇敢與忠誠是怎麼來的;有研究者就這麼認為:

a)本來長期生活在台灣的原住民與漢人移民有相當大的差異,尤其是與菲律賓當地傳統南島民族有相當多的共通點,像蘭嶼的達悟人根據考據就來自菲律賓北部的巴丹群島(Batan),因此兩地的語言相似度可達60%。就因為如此原住民的體力(基因、血統、長期居於山地……)、韌性比來自北方的日本人更適合熱帶叢林作戰。

b)日本人禁止原住民「出草(獵頭)」的陋習後。為了證明自己在部落中的能力與勇氣──因為在戰場上卻可以光明正大的砍敵方的頭──以殺敵來代替「出草(獵頭)」再加上日本人長期灌輸原住民族,讓純樸的原住民有了──以為「戰爭等於打獵」的錯誤認知,因此選擇從軍的原住民自然相當踴躍總計1942323日「高砂挺身報國隊」500人,從高雄港靜悄悄地出發前往菲律賓巴丹半島19439月為止,日本總共從台灣派出78次高砂義勇軍,總數約在4,0008,000人左右(註3,而這些還不包含未到達目的地之前,就在航海途中遭美軍轟炸,被炸死或是落海溺斃者。

c)因為理蕃政策的關係,部份台灣原住民日化程度遠高於漢人移民,再加上原住民並沒有與漢人在──「國家」與「族群」、「文化」等認同上的困擾,尤其單純的原住民在管理山地的日籍警察之大力動員下,從軍的比率相當高,根19419月發行的第107號《理蕃之友(理蕃の友)》記載,當陸相(日本陸軍大臣)東條英機(Hideki Tojo18841948)於19415月,宣布將從42年度起在台招募「特別志願兵」1,000人之後,當時全台灣的高砂族青年有1,887人(男1,349人、女538人)向日本當局希望能「志願」從軍,其中還包括了以鮮血寫書,強烈表達從軍決心的40名男女高砂族青年,而這些原住民到菲律賓之後的突出表現,也的確讓日本人刮目相看

d)太平洋戰爭時,本間雅晴(Honma Masaharu18871946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日本陸軍大學第二十七期)擔任第十四軍司令官,為日本菲律賓派遣軍司令官,而他就是第一個大力啟用台灣原住民的日本將領,由於曾經在菲律賓打敗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因此二戰結束後早已撤職回日北的本間雅晴仍被麥帥下令拘捕至菲律賓受審,之後聯軍軍事法庭以其在菲律賓以「涉嫌巴丹死亡行軍(註4」與屠殺菲律賓人民起訴,宣判為乙級戰犯,於194643日在馬尼拉郊外槍決,有人說當時已退伍的本間雅晴罪不致死,但因為是他讓麥帥的一世英名掃地,所以非死不可,戰爭沒有公平,尤其是戰敗者。根據紀錄──從1941年日本侵略、佔領菲律賓,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至少有110萬菲律賓人因反抗日本和飢餓等原因死亡。

不過諷刺的是,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對於原住民的鎮壓也相當激烈,根據日本總督府的統計顯示,在日本統治的前25年(18961920)的時間裏,總共討伐原住民部落138次,殺死7,080人,傷4,123人,收繳槍枝29,358枝。若以1920年原住民的人口13,0310人來計算,死傷的11,000多人,相當於總人口的112。尤其在霧社事件中,日軍還使用「以蕃制蕃」的策略,用發放高額獎金的方式來分化原住民族,其中協助日軍獵下反叛頭目頭顱給獎金──200元、壯丁頭顱給──100元、婦女頭顱給──30元、兒童頭顱給──20元,變相鼓勵原住民自相殘殺。

 

摘錄自拙著<你不知道的日本故事>之18看《賽德克‧巴萊》…談談有關日本佔據台灣時期原住民的一些從軍話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