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盟作戰 中華民國居功厥偉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破壞最鉅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是以中華民國、美國、英國、蘇聯、法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對抗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這場戰爭約有19億人口陷入烽火深淵,總計造成了6,200多萬人死亡,高達當時世界人口數的2%。

其中,身處亞洲的中華民國可謂受害最深。軍事作家賈忠偉所著──《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國近代史(一)》一書,除了詳細條列國軍作戰傷亡數據,更直指有形財產損失超過6,000億美元;另遭摧毀與劫掠之古蹟文物等無形財產損失,更無價可計。

堅持抗戰 絕不妥協

儘管當時中日兩國實力懸殊,但我軍民仍秉民族志節英勇抗敵。根據統計,當時日軍的戰鬥機與轟炸機總數超過2,700架,同時已經具有自主設計生產飛機的能力,日本每年製造各式飛機高達1,580架,全國總計擁有各式飛機超過20,000架;海軍兵力總數為127,000人,配備有近280萬噸艦艇,且具自製戰鬥艦艇的能力,每年造船能力為47萬噸,另中日開戰初期有6艘航空母艦,總噸位超過110萬噸,為當時世界第三大海軍。

此外,日本因應龐大戰需,每年還產製大口徑遠程火砲、戰車;對比當時中華民國處境,不但無法製造與其爭鋒之武器裝備,也沒有足夠國力採購必要軍需。要與敵抗衡,真可謂血肉築長城,以命衛家邦。

事實上,二次大戰期間,我國確實在幾乎沒有勝算的情況下,堅持與日本奮戰長達8年之久,那怕軍民死傷數千萬,也要周旋到底。正因為堅持抗戰,對日本不妥協、不投降,牽制了近百萬日本陸軍與眾多空軍,使其無法全力投入太平洋戰爭,成功阻卻日軍與德軍會合,深深影響了後來的戰局。

這點,連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也認為,先總統蔣公領導中華民國對日作戰並且堅持到底,是二戰勝負的重要關鍵。

贏得勝利 臺灣光復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戰中遭日本殖民的臺灣,也受戰爭烽火波及。根據戰後日本厚生省資料顯示,當時在臺灣強徵兵力,臺籍軍人人數達80,433人,軍屬(含軍夫)更高達127,650人,二者合計208,083人,至於戰死及病死者,多達30,304人。換句話說,遭派遣替日軍打仗的臺灣青年,每7人中就有1人死亡;這個數據,還不包括在校讀書的青年學生,也必須參加的「學徒兵」。如果以戰爭結束時臺灣人口約600萬人來計算,約每2,000人就有1人為日寇所發動之侵略戰爭而犧牲。

證據會說話!沒有中華民國政府領導對日抗戰,就沒有二戰的全面勝利;沒有臺灣光復,同胞至今仍將在異族鐵蹄之下苟延殘喘,焉有今日民主自由安享。

歷史的錯誤或可被原諒,但歷史的教訓不能遺忘。願國人認清歷史真相,共同捍衛家園,確保民主自由成就,國祚永續發展,綿延不絕。

《勝利之光/柳營記事本》

抗戰80周年紀念章.jpg

【抗戰80周年紀念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