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戰敗投降後,中華民國總共分到34艘大小不一的艦艇,其中屬於一等(甲型)驅逐艦的為:陽炎級雪風艦(丹陽艦)及秋月級宵月艦(舊汾陽艦)等2艦。二等(乙型)驅逐艦為橘級初梅艦(信陽艦)、橘級蔦艦(舊華陽艦)、松級楓艦(舊衡陽艦)、松吉杉艦(舊惠陽艦)、改峰級波風艦(舊瀋陽艦)等5艦。不過這些日艦移交時由於已拆除武裝,甚至許多均歷經激烈的海戰早已傷痕累累,整體船況並不太好。尤其許多戰爭末期建造的海防艦,缺乏足夠的船舶鋼板與零配件,再加上部分技術船工被徵招入伍,使得建造的品質相當差。另外由於戰後的中華民國海軍艦艇數擴充太快,不管是船員或是維修人力均嚴重缺乏,這使得多數日艦接收後就停泊在港內無法啟用,當然也有少數船艦遭不服戰敗的日本海軍刻意破壞,比如在船艦的鍋爐、管線及油櫃內灌入海水(可參見鍾漢波將軍所著之《駐外武官的使命-一位海軍軍官的回憶(麥田,1998)》),因此送回中國後僅有被譽為;不死鳥的「雪風艦(丹陽)」及「初梅艦(信陽)」等二艦經我海軍自力維修完成而正式下水服役,總計日本的34艘賠償艦,除10艘始終未出海服勤外,還有24艘可以正常服勤。後隨美國援助的軍艦逐漸補位,最後一艘日償艦-武陵號運輸艦(接27號/白崎號-Shirasaki)是服役至1970年(民國59年)51日才從戰鬥序列中解編,總計這批日償艦在我國海軍服勤超過280船年,對維護我海疆之安全有重大貢獻。不過這些還不包含抗戰勝利時尚殘留在中國大陸的2,169艘日軍艦艇船舶(總噸位82,839噸),但其中真正堪用的只有192艘,總計19,134噸。

 雪風號移交時的模樣,火砲已經全部拆除做為運輸船用.

【「雪風號」移交時的模樣,由於日本戰敗,因此火砲已經全部拆除做為運輸船用。「雪風號」做為接收第一艘被命名為「接一號」,當時還沒有改用「丹陽」的艦名】

摘錄自《衛國戰士的搖籃~三軍官校的草創與沿革》之2四海一家,共聚一堂——海軍官校簡史

衛國戰士1

arrow
arrow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