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代美國世界霸權三部曲

1823年由美國第5任總統-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17581831)所發表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即歐洲列強不應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國與墨西哥等美洲國家之主權相關事務。而對於歐洲各國之間的爭端,或各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事,美國保持中立。相關戰事若發生於美洲,美國將視為具敵意之行為。

1840年代因美國往西擴充領土時所發展出來的擴張理論-「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簡單的說就是-美國人征服北美洲乃是天賦的使命,是上帝賦予美國人可以隨意的消滅當地-印地安人、森林、野牛、甚至是可以任意排乾當地水塘、沼澤,讓河川改道等,美國也因此發展出一套不斷剝削外國勞力與大量消耗各類天然資源的美式資本主義經濟體系。

◆受到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於1890年代後陸續完成的-「海權論」三部曲-《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海權對法國革命和法帝國的影響:17931812》和《海權與1812年戰爭的聯繫》的影響……為此美國在1898……利用停泊於當時仍為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哈瓦那港內的美國軍艦「緬因號【USS MaineACR-1】」的爆炸沉沒事件發動了-美西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最後美國贏得勝利,189812月,美國和西班牙在巴黎簽訂和約,美國獲得菲律賓(Philippines)、波多黎各(Puerto Rico)和關島(Guam),古巴(Cuba)獨立但受美國保護…….

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躍而成世界上最強的海權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完全則掌控了太平洋,冷戰結束後,美國在海外仍有737個軍事基地(2010年資料;單單沖繩一地即擁有39個軍事基地),4個作戰艦隊,13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各型艦艇多達400多艘,其中有17個基地,因其裝備設施總值超過15億美元,而被列為大型基地。諷刺的是,馬漢的《海權論》的確幫助美國成為軍事強權,但也刺激與加快了歐洲列強與日本的海軍造艦競賽,當然也鼓勵了帝國主義的海外殖民地擴張,英國史學家-查爾斯․韋伯斯特(Charles Webster)就認為馬漢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馬漢也是一個白人種族主義者,他在1897年盛讚美國的排華運動,認為這種運動是「本能的、直覺的,包含對未來危險的預感」。他還近一步的指出-美國應該拋棄「門羅主義」,因為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權變遷都會牽動美國,美國應該參加歐洲列強在遠東地區的爭奪競賽,因為美國必須「承擔起亞洲事務的責任」。

摘自<日本故事>

arrow
arrow

    老賈/賈忠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